基于西方人群数据,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(BV)于2020年在国内获批上市。那么,BV对于中国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呢?
在中国,复发或难治性(R/R)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(cHL)和R/R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(sALCL)的治疗选择是有限的,因此亟需新的疗法。
BV是一款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(ADC),已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CD30阳性的R/R sALCL和cHL成人患者,并已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指南的推荐用药[1]。
BV的获批主要是基于在西方患者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(SG035-0003、SG035-0004、C25007)[2]。那么,BV在中国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如何呢?近日,“BV治疗CD30+ R/R cHL或sALCL患者的中国注册研究”的数据公布了[1]。
中国注册研究:维布妥昔单抗切实有效、且安全可行
这是一项在中国大陆7个医学中心开展的单臂、开放标签、多中心、Ⅱ期研究,评估了BV单药在中国R/R cHL和R/R sALCL患者中的疗效、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(PK)特征。
研究纳入年龄≥18岁、具有可测量病灶、组织学检查确认为CD30+ cHL或sALCL、既往治疗后疾病复发或对既往治疗无效(难治)的患者,给予BV(1.8 mg/kg IV,Q3W)治疗最多达16个周期,或直至疾病进展、毒性不可接受、开始后续的干细胞移植(SCT)或撤回知情同意[1]。
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总缓解率(ORR)和安全性。次要终点包括额外的疗效指标[完全缓解(CR)率、缓解持续时间(DOR)、无进展生存(PFS)、总生存(OS)]、B症状消退率、PK特征和免疫原性。
结果显示,纳入的所有患者基线具有可测量病灶且接受过≥1剂BV治疗(39例,包括30例R/R cHL和9 例R/R sALCL),即改良意向治疗(mITT)人群与安全性评估人群一致。
如表1所示,在研究开始时,大多数患者的疾病已处于晚期,并且接受过的既往治疗多达7种(包括骨髓移植或SCT)。这不仅反映了中国确诊R/R cHL和R/R s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,也反映了中国目前的临床实践情况。
表1 安全性/mITT人群的基线特征
BV治疗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:
-
mITT人群的ORR为69%,CR率为28%。cHL亚组的ORR为70%,CR率为20%。sALCL亚组的ORR为 67%,CR率为56%(表 2)。
-
在mITT人群中,92%患者实现肿瘤缩小(cHL亚组为97%,sALCL亚组为78%;图1)。16例(41%)患者在首剂BV治疗后2个月内获得缓解,7例(18%)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疾病缓解程度的逐步加深,5例(13%)患者接受了后续的ASCT(3例cHL,2例sALCL)。
-
在mITT人群中,获得CR或PR患者的中位DOR为12.1个月。DOR为12个月时, cHL亚组的ORR为42%(图 2A),sALCL亚组ORR为83%(图 2B)。
-
mITT人群的中位PFS为13.5个月。在12个月时,mITT人群的K-M法估计PFS率为52%,cHL亚组为49%(图2C),sALCL亚组为56%(图 2D)。
-
在中位OS随访16.6个月时,mITT人群的中位OS未达到。在12个月时,mITT人群的K-M法估计OS 率为85%,cHL亚组为90%(图2E),sALCL亚组为65%(图 2F)。
这些评估结果与BV获批用于R/R cHL和R/R sALCL的关键研究结果保持一致。BV在中国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使得患者“桥接”SCT并最终实现治愈成为可能。
表2 mITT人群的最佳缓解情况
CR,完全缓解;DCR,疾病控制率;cHL,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;mITT,改良意向治疗;ORR,总缓解率;PD,疾病进展;PR,部分缓解;sALCL,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;SD,疾病稳定
在安全性/mITT人群中,患者接受了BV治疗R/R cHL 和 sALCL的批准剂量,中位治疗周期为10个周期,中位相对剂量强度(RDI)为98%,表明大多数患者接受了所需的剂量强度。
38例(97%)患者出现≥1次任意级别的药物相关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(TEAE),其中多数为1~2级,10例(26%)为≥3级(表3)。
表3 不良事件(AE)总结
† 药物调整指剂量降低、剂量增加、给药延后或停药
最常见的TEAE为血液学毒性/异常、血生化异常和周围神经病变,不过,这些事件通常是可控和可逆的:
研究期间,无患者死亡,也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。
结果表明,BV治疗中国R/R cHL 或sALCL患者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不错的收益风险比,其在中国患者人群中的安全性特征与先前报道的西方人群中的相似。
此外,本研究中观察到的ADC、总抗体(TAb;ADC和CD30靶向的抗体总和)和抗微管药物单甲基澳瑞他汀E(MMAE)的PK特征与先前在西方患者人群中所描述的一致。
对于中国R/RcHL和sALCL患者而言,BV疗效显著、安全性可控,是一种有效的潜在治疗选择。相信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,将有更多适用BV的中国淋巴瘤患者从中切实获益。
参考文献
[1] Song Y, Guo Y, Huang H, et al. Phase II single-arm study of brentuximab vedoti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elapsed/refractory 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 or 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[J]. Expert Rev Hematol. Accepted author version posted online: 2021 Jul 19.
[2] 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说明书(修订日期:2021年04月13日)